二十四节气,  未分类

立冬时节:文化篇

【本篇是:彭博士讲《二十四节气养生》之“立冬节气”】


听众朋友们,大家好,我是中医彭鑫博士。今天我们继续讲解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。 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,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。在每年的公历11月7日或8日,太阳到达黄经225度的这个时间点为立冬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里面讲:“霜降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维则秋分尽,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,草木毕死。”在立冬的节气,虽然说日照时间逐渐开始缩短,正午的太阳高度逐渐降低,天气逐渐趋向于寒冷。(请关注微信:pengxinboshi)但是我们从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角度来看,我们所处的半球是北半球,北半球由于夏天大地所储存的热量还在不断地往外散放,所以,到立冬季的节点,还不至于太冷。但是由于气温逐渐在下降,天地之间草木开始凋零,蛰虫开始休眠,万物活动趋向于静止,所以民间广泛的以为立冬就是冬季的开始。 这段时间也有时候会出现小阳春的天气,也就是说,有那么偶尔几天,天气不至于那么寒冷,会有点温暖。但是立冬时节,我国的北方的冷空气逐渐加强,会频频的向南方进行移动,形成大风降温,并且有可能伴有雨雪的天气出现。  

 立冬涵义   

我们讲讲立冬的“立”是怎么来的。古人对“立”的理解,与我们现代人是一样的,“立”就是建立开始的意思。立冬的“冬”是怎么解释呢?在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里边讲: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意思就是说在这个节气,万物开始收藏。农作物完全都收晒完毕了,还收藏入库。动物也开始蛰藏起来,准备冬眠。因此立冬不仅仅是代表着冬天的来临,同时代表着万物开始收藏,规避寒冷这样一个开始。

我们知道,这个节气当中有四立,分别是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和立冬。这四立在我国古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节日,所以立冬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。在这一天会有迎冬、贺冬,还有拜冬的习俗。在这一天,皇上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祀坛来祭祀,完毕之后,还要赐袄赐帽。(请关注微信:pengxinboshi)现在立冬这一天,不少的地方还要举行仪式给予庆祝。我国的民间就有补冬、养冬、斋三官、腌菜、吃糕、吃甘蔗等等的这种民俗活动。补冬和养冬都与我们的中医养生很有关系。吃糕、吃甘蔗、吃咸菜,还有腌菜这些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的时令产物有关系。

我们刚才提到一个细节,就是说皇上率领着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祀坛祭祀。大家想想为什么是北边?不是东边或者西边或者南边,也不是中间。东西南北中,为什么选择北呢?因为我们知道,五方对应的就是五行,东边对应的是春,南边对应的是夏,西边对应的秋,北边对的就是冬。(请关注微信:pengxinboshi)这四个方位恰恰也对应者五行,东边对应的是木,南方对应的是火,西方对应的是金,北方对应的是水,正好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合。中间对应的就是土,所以我们通过方位,大家就理解了。古代的习俗,还有这种活动,还有这种仪式,都是与五行相应的,所以,这就是我在这里插进来的关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讲解。   

立冬农谚   

立冬前后,有一些民间的谚语,我跟大家讲一讲,第一个是“立冬前犁金,立冬后犁银,立春后犁铁”,什么意思呢?犁就是犁地的意思,立冬前要犁地为来年的丰收打好一个良好的基础。这个时候要翻犁,扳田、扳土、除虫,这个时期是最佳的。立冬后再犁的话,时机上就晚了,立春后再犁的话,时机就更晚了。

第二个谚语,叫做“立了冬,把地耕,能把地里养分增。”意思就是说要把握好立冬以后,封冻之前,或者是冻还不够严重的时候,这个最佳时期进行耕翻土地,然后多翻几次,准备来年的春季播种。犁地有很多好处,可以疏松土壤,使土壤中的空气流通,增加氮气。(请关注微信:pengxinboshi)可以切断土壤的毛细管,减少水分增蒸发,而且还可以将地面的杂草、枯枝烂叶等等养分翻入地里变成肥。同时还可以让降落的雨雪渗入土壤中,防止蒸发或者流失,保持土壤的滋润。这样一来的话就会使土地的养分增加。这就是立冬的时候,在冰冻之前要把地犁好耕好。

第三的谚语叫做“冬上金,腊上银,立春上粪是哄人。”这其实都是来源于农作物的谚语,就是农民的谚语。要想给冬的农作物,尤其是冬小麦、油菜,给他们上好底肥,特别是农家的土家肥。这个时候上肥,越早越好,最好是在播种的时候施入,假如说是在播种之后再施肥的话,也应该尽早的施入。(请关注微信:pengxinboshi)这样的话,才能把有机肥充分的进行腐烂分解,便于开春后农作物的吸收和利用。如果晚于这个时间再施肥的话,这个肥料就不能及时的分解,农作物就利用不上了。因此说“立春上粪是哄人”,就是说立春之后再施肥效果就不明显了,这其实就是与立冬相关的一些耳熟能详的谚语。 

 立冬三候   

我们在看看立冬的时候有哪些物候?古人认为立冬有三候:一候水始冰,二候地始冻,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

 说的就是从立冬的开始,水面开始结冰,这就是初候。 再过五天是二候,这个时候,地面开始封冻。 再过五天是三候,三候的时候,这个雉入大水为蜃,这其实就是古人对于自然界的一种认知,但是我们现在看起来可能不太符合生物学的原理。(请关注微信:pengxinboshi)但这是古人的一种认识,认为这个雉,也就是野鸡,飞入大海当中变成一个“大咖”,变成一个海里边的一个生物。这显然就不是我们现在生物学所认识到的原理,但是这是古人的认识。 总而言之,就是立冬有三个候,初候、二候、三候,这个时候水开始水开始结冰,地封冻了,讲的这样一个自然规律。

【本篇是:彭博士讲《二十四节气养生》之“立冬节气”】(更多精彩,请关注明日的立冬节气:养生篇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。文中所涉及的药物、药方、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,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,切勿自行应用。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,概不负责。

版权声明:本文作者彭鑫,本文为原创文章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或引用。
(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)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